close

 89313_201210181128102bg52

中國文化能為現代人提供有價值的精神資源嗎?這個問題表面看來似乎沒有什麼爭論。但是,中國文化究竟能提供什麼樣的精神資源,或者在哪些方面能提供現代人所需要的精神資源?這個問題就複雜了。就拿人文精神來說,已經被認為是“老生常談”了,它意味著陳舊、過時、落後、腐朽等等。但是仔細一想,這裡有許多問題並沒有真正解決,甚至缺乏基本的共識。比如說,什麼是人文精神?中國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是什麼?它與西方人文主義有何聯繫與區別?它與宗教又是什麼關係?是否一提人文精神,就一定要用西方人文主義的尺度作衡量標準?如何“重建”中國的人文精神?諸如此類的問題,恐怕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看法,甚至有很大分歧,這是需要迸一步討論的,至少還有討論的餘地。

 

還有人認為,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實行現代化,討論人文精神的“重建”問題,為時尚早。我倒認為,現在討論這個問題,正當其時。

 

探討中國文化資源的立足點,只能是現時代,不可能是別的。我們固然不能離開傳統,不能離開以前解釋的成見,但我們畢竟進入了一個新時代,這個時代對我們而言,意味著現代性這一特徵。所謂現代性,無非是工業化時代所具有的基本性質,包括現代人的基本的生存方式。我們只能站在這個時間維度並以現代主體的身份反省和透視傳統文化。但就人的存在而言,現時代不可能是凝固的、停滯的,它同時兼有過去、現在、未來三維,因此,現代性在其展開中,不僅預示著未來,而且包涵著過去。這不只是所謂積澱的問題,還有主體自覺的選擇問題。

 

正如我們不能離開現時代一樣,我們也不可能離開一定的生存空間,就是說,除了時間維度,還有空間維度。現時代是多元化的時代,同時又向一體化發展(資訊公路的出現,使這種發展速度空前地加快了),這說明人類文化有趨同的一面。(文化衝突是自然現象,只有在衝突中才有所謂吸收與融合。)人類一體化的過程,究竟是空間的擴大還是縮小,這是另一個問題,但是有一點是十分清楚的。這就是作為現代人的生存空間(或生活空間),決不是封閉的,只能是開放的。只有開放,才能發展,無論就社會而言,還是就文化而言,都是如此。這已是事實所證明了的。從一種意義上說,我們必須走出傳統,或者正在走出傳統;但從另一種意義上說,我們只能生活在傳統之中,只能立足于傳統而又創造新的傳統。

res07_attpic_brief  

但是問題還有另一面,這就是傳統文化也能夠解釋現代,批評現代。這決不是如同某些人所說的那樣,用落後反對進步,用保守反對變革,而是繼續進行新的創造的一個基本前提。死去的已經死去,並將繼續死去,但傳統文化中有生命力的部分不僅能夠活下去,而且應當變成現代人的最重要的精神資源。當我們以現代意識從新透視和解釋傳統文化時,傳統文化中有生命力的部分就已經被帶進了現時代,被帶進了我們的生存空間,成為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決不是什麼浪漫主義的想像,這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本要素,無論東方還是西方,無不如此。

 

這裡就有視角轉換的問題。我們雖然站在現時代的觀察點上,但是卻能夠從不同視角去審視傳統文化的種種現象或問題。事實正是如此。比如有人著眼於社會經濟政治結構及其發展變化,有人著眼於個人及家庭關係的變化,還有人著眼於社會角色的轉變以及社會實踐,等等。這些多視角的觀察、透視是完全必要的,符合現代社會多層次的發展需要。但是,除此之外,還有沒有更根本的問題呢?有的!這就是人本身的問題,人的存在、價值與意義的問題,人的內在心靈的問題(包括宗教一類問題),這是更加需要我們關心和重視的問題,因為中國人文精神的真正內核與靈魂就在這裡。

 

就目前的情形看,人們普遍關心社會經濟政治等層面的問題,這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但還只是外在的,工具性的,如果僅止於此,甚至從實用的功利主義目的出發,試圖從傳統文化中引出“有利”或“無利”、“有用”或“無用”的簡單結論,進行一些淺層的比附,我認為這樣的研究具有很大危險性,它不僅缺乏價值理論的指導與支持,而且很可能將中國文化的生命再一次割斷。

 

觀察視角的轉換,實際上與主體選擇有關。既是選擇,就有某種自由。但這種自由又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它受到各種客觀條件的限制或制約。實際上,正如某些學者所說,現代社會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出某種強制性與不自由,人們猶如進入高速公路的車子,不得不跟隨潮流前進,這就使我們在進行選擇時,往往不由自主地受制於客觀環境(可稱之為歷史慣性),從而出現許多“盲點”。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不僅要跟上歷史潮流,堅持歷史意識;而且要弘揚傳統文化中有生命力而又能夠跨越時空的東西,堅持超越意識。

 

這樣的東西,不是別的,正是人的問題,人的內在心靈與終極價值的問題。為此,我們需要同傳統文化進行對話,同古人進行心靈的溝通,這樣才能作一個真正無愧於古人的現代人。我以為,傳統文化的“現代性”即在於此。這一點對現實的社會經濟政治等等顯然不會產生直接效應,但它最終可能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其作用是無法估計的。

 

d266234  

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有自我反省、自我批判的能力,克服傳統文化的歷史惰性,而且要有敏銳的洞察力,“溯本求源”、“掘井汲泉”,以領悟傳統文化的深層底蘊及其“現代性”的問題。

長久以來,哲學文化與現實政治難以區分,變成政治鬥爭的工具,並且形成一種思維走勢,以致我們在研究傳統文化的問題時,難以改變這種走勢。“改革開放”以來,這種情況有所改變,但思維走勢的轉變畢竟是困難的。如果昨天是“為政治服務”,今天則是“為經濟服務”,雖然性質不同,但根本的思考方式並沒有改變,仍然是價值理性工具化、實用化的態度。任何文化都不可能脫離經濟或游離於經濟之外,也不可能脫離一定的社會形態,但人決不僅僅是“經濟的動物”,也不僅僅是“社會的人”。人還有其個體性的一面,更有內在性的東西,即內在的需要、目的、動力和資源

─本文摘錄自《藝術中國網》,作者:蒙培元

arrow
arrow

    馮滬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