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指以釋道儒三家學問為主幹、文學藝術戲劇音樂武術菜肴民俗婚喪禮儀等等為枝葉的傳統中國文化體系。
整個二十世紀,是國學的空前(但願不是“絕後”)災難時期,因西方工商業文明的入侵,加上國內知識界人士的全盤西化努力(配合著“打倒孔家店之類”的口號),還有反右、文革的再摧殘,使國學已趨於衰亡。
在西方文化的極端瘋狂發展已使人類吃盡老天報應之苦頭的今天,全人類精神痛苦劇烈、人為災難深重,在這種前提下,重振東方文化、使之產生挽救人類、避免整體滅亡的重要作用,這已成國內外有識之士的強烈要求。
不能否認,在今天的教育體系裡,對國學的普及教育還基本上是空缺的,大學文科博士竟然不通《論語》的現象並非杜撰的笑話,這些當然是國學衰微的重要原因。
儒家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為座右銘,以“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完美的人生理想,是塵世間最真、善、美的理想體系,是傳統中國人在人間作為完人的行為準則。但是,對形而上的探討,或者說對於宇宙終極真相和個人生命最終歸宿的問題,則缺乏瞭解和研究。一句“子不語”擋住了多少燦爛的陽光!
而佛道兩家則正好是對儒家理論空缺部分的有力補充,從作學問的立場上看就比儒家高明和精闢了許多。但是這二家人物因為智慧過高而都有厭離塵世的強烈傾向性,故對於紅塵中之事往往不太關注。所以古往今來那些既要立身於紅塵,又不願老死於紅塵而“終與草木同朽”的智者,往往都採用“陽儒暗佛”、“陽儒暗道”,或者說“內用黃老、外示儒術”的方法。用這種方法大隱於市。
佛道兩家學者,往往都會讚歎儒家的精神、借用儒家的學說的精闢之處,好比鳥雀表揚飛得高的昆蟲一般。而儒家學者,則往往會因其智慧之限而自認高明,排斥佛道二家為邪神野鬼,如井蛙之笑大鳥,最典型的就是韓愈和歐陽修。
佛道二家,則是殊途而同歸,只是佛家理論體系、實踐方法都更多更完備,好比條條大路通山頂,而道家則有些類似於攀岩上山,與佛家的密宗頗相似,有些不便,有時還有一定的危險。
在明清以來,這三家其實更傾向于相互融合,正如某位高人說的“道釋儒是誰分開”。而道佛兩家的融合,大抵是道家吸收佛家的東西居多,比如說觀世音菩薩被封為“慈航道人”、燃燈佛被封為“燃燈道人”,普賢菩薩被封為“普賢真人”等等。
我以為,釋道儒三家結合在一起構成的東方文化,好比是一頂人類知識的皇冠,而佛道二家學說,則是這皇冠頂上的寶石。
如果先學通佛學或道學,再來學儒家,則勢如破竹,相當容易。反過來學的話則大難!障(所知障)礙重重。
狹義的國學,則主要指意識形態層面的傳統思想文化,它是國學的核心內涵,是國學本質屬性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們今天所要認識並抽象繼承、積極弘揚的重點之所在。
中國沒有西方意義的哲學,有的是思想。從古到今,皆為此般!
今人之為“哲學”與思想古人稱為“宋學”,世人說的“訓詁考據”古人稱為“漢學”。不是只有宋學是學,漢學也是學問。明代宋學發達,滿街都是聖人,宋代宋學興盛,而號稱弱宋。所以有明末清初經世致用之說橫行於世。有思想是好的,思想更要文獻的支撐,才不是夢囈。
國學不是書齋裡的學問,應當身體力行,所以才不應當僅僅是哲學,思想。而應當是兵刑錢谷,研究這些是離不開看書的,沒有訓詁考據行麼?
國學是四書五經,是二十四史,是唐詩宋詞,是紅樓夢和三國,是老莊,是禪機,是數不盡的古代文獻,當然也是貫穿在其中的精神
國學,指以釋道儒三家學問為主幹、文學藝術戲劇音樂武術菜肴民俗婚喪禮儀等等為枝葉的傳統中國文化體系。
釋道儒三家學
國學,指以釋道儒三家學問為主幹、文學藝術戲劇音樂武術菜肴民俗婚喪禮儀等等為枝葉的傳統中國文化體系。
整個二十世紀,是國學的空前(但願不是“絕後”)災難時期,因西方工商業文明的入侵,加上國內知識界人士的全盤西化努力(配合著“打倒孔家店之類”的口號),還有反右、文革的再摧殘,使國學已趨於衰亡。
在西方文化的極端瘋狂發展已使人類吃盡老天報應之苦頭的今天,全人類精神痛苦劇烈、人為災難深重,在這種前提下,重振東方文化、使之產生挽救人類、避免整體滅亡的重要作用,這已成國內外有識之士的強烈要求。
不能否認,在今天的教育體系裡,對國學的普及教育還基本上是空缺的,大學文科博士竟然不通《論語》的現象並非杜撰的笑話,這些當然是國學衰微的重要原因。
儒家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為座右銘,以“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完美的人生理想,是塵世間最真、善、美的理想體系,是傳統中國人在人間作為完人的行為準則。但是,對形而上的探討,或者說對於宇宙終極真相和個人生命最終歸宿的問題,則缺乏瞭解和研究。一句“子不語”擋住了多少燦爛的陽光!
本文擷取自(王朝網路 wangchao.net.cn)
留言列表